6月9日,市調機構TrendForce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受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的國際政治角力影響,搶在對等關稅豁免期限到期前的提前備貨效應,部分廠商接獲客戶急單,加上中國大陸延續2024年推出的舊換新補貼政策,抵銷部分淡季沖擊,整體產業營收季減約5.4%,收斂至364億美元。

從廠商排名上看,臺積電以67.6%市占率穩居第一,其晶圓出貨雖因智能手機備貨淡季而下滑,部分影響由穩健的AI HPC需求和電視的關稅避險急單抵銷,營收為255億美元,季減5%。 第二名的三星因美國先進制程禁令限制中國大陸客戶投產,以及其客戶組成關係,獲得中國大陸消費補貼的紅利有限,第二季度營收季減11.3%,為28.9億美元,市占微減至7.7%。中芯國際受惠于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提前備貨,和中國大陸消費補貼提前拉貨等因素,削弱ASP下滑的負面效應,營收季增1.8%,達22.5億美元,排名第三。另外,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華虹集團以10.1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六,其旗下HHGrace新產能出貨貢獻營收,以及通過部分產品的低價策略吸引客戶投片,營收水準大致與前季相同。合肥晶合第一季亦接獲客戶因應美國關稅、中國補貼政策的急單,投片產出季增,帶動營收增長2.6%,上升至3.53億美元,排名第九。
展望第二季度,TrendForce表示,隨著關稅引發的提前備貨告一段落,整體動能逐步放緩,唯中國大陸舊換新的補貼政策拉貨潮有望延續,加上下半年智能手機新品上市前備貨陸續啟動,以及AI HPC需求穩定,將成為帶動第二季度產能利用率和出貨的關鍵,預期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將呈現季增。 |